(转载)大咖对话,思想交锋!求是精神如何指引前行
2022-06-10
(转载于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)
分别于上个世纪七十、八十、九十年代考入浙江大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教授叶志镇,浙江大学求是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、能源工程学院教授邱利民,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研处处长、光华法学院教授郑春燕做客“求是问学”,共话“求是精神与我”的故事,畅谈科学与人文的跨界。
“求是创新”的校训决定了浙大师生的与众不同,他们应该是“辛苦”与“出色”的。 求是的过程不能马马虎虎,要严谨认真,所以会很辛苦;大家在千锤百炼中努力创新,就一定会出色。
求是,在找准目标后,要敢于突破、勇于坚持。这如同,一块含金的矿石,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变成金戒指。求是,是千锤百炼的过程,是实现闪闪发光的路径。
研究的道路上,科学与人文如何贯通?
在叶志镇的眼中,人文精神是营养。“就像我们吃的米饭可以转化成能量,人文也有这样的作用。”他说,通过阅读可以增长人文知识,进而不断开阔眼界。
“我总是想让大家通读法律、哲学方面的书籍,从而调节精神、提高境界、丰富认识。”叶院士回忆说,在四十多年前我国硅材料研究与国际有巨大差距,迎头赶上的过程中科学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,同时人文主义也不可或缺。
学习是一个学着学着往前走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人要有目标追求。如果你想取得更大的成就,你肯定要坚持。
对于“为什么选择科研道路,又如何坚守?”这一问题,叶志镇院士说:对于本科生来讲,不能好高骛远,首先要把书读好。在整个过程中追求、坚持很重要,要做到不怕辛苦。